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光辉夺目的文明史,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,无比丰富珍贵的文明文化遗存,集中体现在历代古籍中。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注重历史的民族,家有家谱、县有县志、国有国史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,是重要的地方文献,是一个地区的史书,享有“地方百科全书”的美誉。千百年来,古人对地方志的功用进行过多方面、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,综合起来可用"存史、资治、教化”六个字来概括。
宝鸡市图书馆典藏经典古籍名录
宝鸡古称陈仓,建城于公元前762年,自公元757年因“石鸡啼鸣”之祥瑞改称宝鸡,新中国1949年7月16日设立宝鸡市。今时今日,宝鸡市人口已逾三百万,经济也居全省第三。
“石鸡啼鸣”
普及宝鸡历史,弘扬“宝学”文化,是宝鸡市图书馆之职责所在。而对核心经典的阅读和感知,也是广大民众的“义务”之一。朱自清先生曾在《经典常谈》的序文中开宗明义地谈到:“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,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。经典训练的目的不在于实用,而在文化。”
“知来处,明去处,承炎黄,载华夏”,为进一步传承宝鸡的厚重历史文化,推动民众在经典阅读中直观感知宝鸡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,宝鸡市图书馆推出馆藏中华古籍品鉴系列,从地方志入手,本期推介《宝鸡县志》,以飨读者。
清康熙《宝鸡县志》何锡爵版书影
宝鸡从明弘治年至民国三十五年(1946),共纂修县志、乡土志十部:
第一部,明弘治、正德年间的《宝鸡县志》。书佚,内容及纂者不详,万历三十六年(1608)已成残篇,此志为宝鸡县第一部县志。
第二部,明万历《宝鸡县志》。万历三十六年(1608),朱炳然纂修,书佚。朱撰写的序文今存。朱炳然,字太彬,四川大足县举人,万历三十四年(1606)知宝鸡县。
第三部,明崇祯《宝鸡县志》。崇祯十三年(1640),由知县严梦鸾纂,书佚。今存严梦鸾与党崇雅序两篇。严梦鸾,字翔紫,直隶滦州人,进士,崇祯十年(1637)任宝鸡县令。
第四部,清顺治六年《宝鸡县志》。顺治六年(1649),薛光前纂。二十卷,已佚。薛序今存。薛光前,字克孝,山西万泉县人,选贡,顺治三年(1646)知宝鸡县。
第五部,清顺治十四年《宝鸡县志》。顺治十四年(1657),周值纂。分天地人三卷,无凡例。周愃,三韩人,贡生,顺治十四年(1657)任宝鸡县令。
第六部,清康熙《宝鸡县志》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,何锡爵、熊硕、吴之翰纂修,共3卷。何锡爵,字晋候,三韩人,监生,康熙二十年(1681)任宝鸡县令。熊硕,字唯千,安徽桐城人,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任宝鸡县典史。吴之翰,宝鸡县人。
第七部,清乾隆二十九年《宝鸡县志》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四月,县令许起凤选县内士人高登科等20余人,设局纂修,同年腊月成书,翌年(1765)刻印,凡10卷,分10大门类,类下设84目,约15万字。许起凤,字云衢,浙江昌化县人,进士,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任宝鸡县令。
第八部,清乾隆五十年《宝鸡县志》。乾隆五十年(1785),由邓梦琴、董识纂刻。凡16卷,每卷1类,共16门类,不分目。邓梦琴,字篑山,江西浮梁人,进士,乾隆四十八年(1783)知宝鸡县。
第九部,民国《宝鸡县志》。此志为强振志、徐冲霄等人以邓志为蓝本,参考许志,编修而成。记事至民国10年(1921)。民国11年(1922),县内驻军旅长罗玉山等赞助,由县知事曹骥观领衔付印。铅字本,16卷,每卷1类,类下设目,凡95目。曹骥观,字道符,陕西礼泉人,光绪举人,民国11年(1922)任宝鸡县知事。强振志,号镇川,宝鸡县硖石乡人。
第十部,《宝鸡乡土志》,又名《最近宝鸡乡土表志解》。民国35年(1946),杨必栋等人编辑,系私家著述,不分卷。杨必栋,字紫梁,宝鸡五福巷人,建国后曾任政协宝鸡市委员会副主席。
现存最早的版本为[康熙]宝鸡县志三卷 (清)何锡爵识 清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刻本,3册,金镶玉线装。开本尺寸为29.1*18.2厘米,版框尺寸为19.5*14.0cm厘米,单黑鱼尾,四周单边,半叶八行,每行二十字,根据《古籍定级标准》定为三级乙等古籍。原书品相完好,分:上,中,下三册。
上册书影
中册书影
下册书影
此志在顺治本基础上增加了“八景诗”,将原书第三卷人纪子目秩序做了调整,余均照旧。书后附熊硕与吴之翰撰写的两篇跋文。
“八景诗”书影
跋文书影
从熊《跋》中得知,宝鸡县前几部县志之所以未流传下来,是战火中被毁掉了。
熊《跋》书影
此志成书年代有二说:许起凤认为,成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);邓梦琴认为,成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)。今据熊《跋》,应是康熙二十一年(1682)。此志流传极少,只北京图书馆、陕西省图书馆、宝鸡市图书馆等几家有收藏。
此志收录天纪第一卷,分星野、沿革两个子目;地纪第二卷,分疆域、城池、山川、风俗、古迹、景致、土产、編里、户口、田亩、税粮、公署、县治、庠校、廟社、祠祀、陵墓、武偹等子目;人纪第三卷分职官、宦绩、人物、封廕、科贡和外志。
目录书影
本系列将以连载的形式进行介绍,请关注下回“《宝鸡县志》之宝鸡历史沿革”。
期待与您一起,在古籍中品读文化,追本溯源,鉴古知今,学史明智,传承传统文化,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,让华夏典籍弦歌不辍!
(点击图片进入)
http://www.bjstsg.com/resources